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阿拉伯园林(十字交叉式)
欧洲园林(几何式)
东方园林(天人合一)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称为囿。
春秋战国时期,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和台。而且还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
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园林达到高峰阶段。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如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最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如漏窗)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四)树林花卉——表现自然(与西方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和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划分
(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形式多样、功能齐全、体型高大,色彩以红、绿为主,富丽堂皇。
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又称“府宅园林”,是建在城市府邸宅院里的园林。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无锡的寄畅园等。
2、按地理位置划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林都较少。
风格粗犷,秀媚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江南园林
由于江南人口较密,而江南园林又多在城市,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江南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是明清时期闽、粤地区发展起来的私家园林。由于其发展历史较晚,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同时又受到近代西方构园方法的影响,集三方造园手法之长,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风格独具。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中国的古代园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