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一科:张燕
1
一、解剖生理图及常见病因
二、术前指导
三、术后指导
四、术后并发症
五、出院指导
目录
2
解剖生理图
图A 肝内、外胆道系统
胆囊生理功能——浓缩、储存、排除胆汁和分泌的功能。
3
解剖生理图
图B 肝内、外胆道系统
胆总管生理功能——输送胆汁至胆囊及十二指肠,毛细胆管在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有重要作用。
4
常见病因
胆汁成分的改变;
胆汁瘀滞;
胆道内细菌感染。
好发人群: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
5
术前指导
呼吸道准备
做深呼吸运动并进行有效地咳嗽排痰练习,以增加肺通气量,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注意排尿、排便练习,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防止术后便秘和尿潴溜。
术晨插尿管:避免术中膀胱充盈及术后尿潴溜。
6
术后指导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腹腔液体局限于盆腔,减少脏器对横膈的压迫,改善呼吸。术后第1天在床上进行上下肢及翻身活动;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7
术后指导
吸氧——术后氧气吸入可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呼吸困难,缓解心动过速和呼吸频率过快等作用,不能随意拨除鼻导管。
8
术后指导
各种管道护理指导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勿扭曲受压,经常从上向下挤压管子,防止堵塞。
腹腔引流管:观察腹腔有无出血、渗液,预防腹腔感染。
9
术后指导
T形管:①注意观察胆汁的颜色及引流量,术后3~4天胆汁量应不少于500ml/d。②能带引流管下床活动时,应注意勿将引流管脱出或污染,引流管和引流袋不可高于引流口的水平位,以防胆汁逆流。③T形管引流2周左右,若流出胆汁澄清无渣,色泽转为深黄,夹闭T型管后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T形管造影显示胆总管下端通畅,无残留的结石,可拨除T形管
10
胆石症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