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执行、再执行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当我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早已被深深地震撼。书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世纪末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送信给加西亚!而加西亚隐藏在古巴的崇山峻岭中,没有具体的地址,没有任何联络方式。这时陆军中尉罗文临危受命,罗文没有提出任何条件,甚至连一句“谁是加西亚?他在哪?我怎么找到他?为什么偏让我去?”都没有问,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只身长途跋涉,穿越枪林弹雨,躲过围追堵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罗文一个平凡的陆军中尉,之所以让人铭记,并不是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他忠诚、敬业、自信、坚韧的“送信人”精神,其核心价值用三个字来概括便是“执行力”。记得一位省委书记曾说过:“执行力就是政府的生命力!”一封信,一次特殊的任务,一个毫无借口的执行者,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一个完美的结果——送信的过程就是对执行力最好的诠释。
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必须具有积极执行的态度。
把信送给加西亚,几乎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罗文心中只有一个选项:必须完成任务!要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是目标、是信念、是意愿;而怎么送、怎么解决任务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那些只是怎么做,只是方法。可见,坚定的目标、信念和意愿,是执行力的前提!
罗文的故事让我想到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不理解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观世音为什么要让唐僧作为取经小组的负责人?他伏妖降魔不如孙悟空、精明善变不及猪八戒、吃苦耐劳不比沙和尚。更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领导,逐渐取得了团队的认可,并最终完成了取经大业。一直不得其要,最终一句美国名言点醒了我: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目标!信念!意愿!当孙悟空受不了非议回花果山的时候,唐三藏一心向西;当猪八戒闹着分道扬镳的时候,唐三藏义无反顾;当沙和尚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唐三藏矢志不渝;当女儿国王试图以温情和王位挽留时,唐三藏不改初衷。当前路不知在何方的时候,三个徒弟都有过逃避、退缩、茫然,只有唐三藏仍然用脚步告诉自己,只要目标在心中,那路就在脚下!他用血肉之躯,直面一路的妖魔鬼怪,靠着那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愿,硬是踏平坎坷成大道。唐三藏具有的是达成目标的信念和意愿及在此支持下的意志;而三个徒弟具有的仅仅是完成此目标和意愿的方法。
其次,一个成功的执行者必须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
只有目标、信念、意愿,那就是空想主义,现实主义者需要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观世音在组建取经团队的时候,用唐三藏是用其完成任务的意愿,而用三个徒弟就是用其完成任务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唐三藏的组织会是什么样的?当必须跟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没人知道他在哪里,这几乎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推荐的人看到的不仅是罗文的意愿和意志,而且包括他的能力。罗文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他确有这样的能力。
作为一名检察人,我们不仅需要坚强的执行意念,更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素养,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监督能力。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更新法律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之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