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国文学第十四讲·雨果.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国文学·第十四讲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
一、生平
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
雨果于1802年出生法国东部。雨果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拥护共和。母亲信奉旧教,拥护波旁王朝。
青少年时期,雨果受母亲影响思想倾向于保皇。
20年代,雨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一个激进的共和派和激进的浪漫主义诗人。
到了30年代,雨果掀起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激烈的冲突,成为当时法国文坛的盟主。
40年代雨果政治态度转变,倾向于君主立宪,获“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称号。
50年代,路易·拿破仑复辟,雨果愤然流亡国外。
在雨果流亡期间,他写了一系列反对路易·拿破仑称帝的政治讽刺诗,水平很高。同时他还写了大量其他的文学作品。
70年代“普法战争”爆发,路易·拿破仑政府倒台,雨果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支持巴黎公社革命
雨果回国参加国民自卫军,反对普鲁士入侵。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开放住宅为公社社员避难。1885年5月22日病逝,享年83岁。举国致哀,200万人送葬,遗体安葬在伟人祠。【视频35:35】
“一个国家,把过去只留给帝王与统帅的荣誉,给予一位诗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传记家莫洛亚
二、创作
1)前期创作(20-30年代)
美学论著《克伦威尔·序》(),主要内容是反对古典主义,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对照原则。它的发表震动文坛,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浪漫戏剧《欧那尼》(1830)、浪漫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
对照原则:
“美在丑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条对照原则一直指导着雨果的文学创作。
诗歌集:
《颂诗与长诗》保皇倾向
《东方集》标志着雨果的思想从不成熟转向浪漫主义。
《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光与影》书写内心感受

外国文学第十四讲·雨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35 MB
  • 时间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