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美国滞涨分析.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之滞胀
第六组
目录
滞胀经济的定义及理论形成
1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分析
2
滞胀经济的定义及理论形成
1
:
滞涨
“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
“胀”是指通货膨胀
经济停滞+
通货膨胀
大量失业+
物价持续上涨

凯恩斯主义
增加货币供给
需求增加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失业减少
物价上涨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
20世纪70年代前
.
西方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这个事实,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
人们开始否定凯恩斯的观点,提出滞涨的概念,并开始研究其形成原因。.
通常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是不可能并存的。

厂商难以生存,失业率增加
石油价格上涨
石油危机
产出下降
通货膨胀
社会供给不足
生产成本快速上涨
企业减少产量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分析
2
美国20世纪七十年代的滞涨
背景: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作为欧佩克成员走到了一起,它企图通过减少生产提高石油价格。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经历了同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衰退。在美国,按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几十年来第一次超过 10%。%%。
首先经济的长期繁荣造就了需求扩张的基础。其次,货币扩张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体系中名义总需求的扩张。第三,部门劳动生产力下降推高了总供给曲线。消除滞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多种合力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同时下移。
滞涨的经济学分析
滞涨与总供给总需求

第六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美国滞涨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1.42 MB
  • 时间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