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课件[1].ppt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这场家国的灾难,颠覆了北宋政权,也彻底改变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的生活模式。他们从醉心于金石书籍的略带超脱的安宁生活中经醒过来,背井离乡,奔波流浪。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至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过上安定的生活,再也没有优雅的心境,再也没有愉悦的心情。在这场离乱颠簸之中,赵明诚因心力交瘁而过早辞别世人,只留下李清照独自去忍受苦难人生。南渡之后一直至七十三岁左右去世这二十五六年,为李清照的晚年。
1、将想像《如梦令》所描绘的景象,把它写下来。
2、找一些李清照的词进行赏读。
作业:
如梦令课件[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