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篆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篆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一、理论目标(2课时)
1、了解什么是篆书;
2、了解篆书的基本特点;
3、了解篆书发展的基本历程;
4、明白学习篆书的大致意义;
篆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二、实践能力目标(30课时)
1、能用毛笔写出具有篆书特点的基本笔画;
2、能把握篆书结体的基本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篆书临摹或创作一两幅没有错误,格式正确的篆书书法作品。
第一章,铁山篆书的理论目标(2课时)
一、什么是篆书?
1、篆,《说文》:“引书也”;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著于竹帛也”;王筠认为:“运笔即为引”“引而向上,引而向下”。我认为,引有牵引之意,即牵引笔锋作基本上的匀速或笔画匀称的运动,也与篆字婉而通、形状细长有关。
张怀瓘《书断》中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此外,篆还有对人名敬称,或镌刻之意。
2、篆书,汉字书体的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可包括甲骨文、古文、籀文、金文、大篆、小篆等秦之前的一切古文字,但一般仅指小篆。
二、篆书的基本特点:
1、古朴典雅,最接近象形;
2、用笔大多藏锋为主,运笔以中锋为主,结体多呈长方形;
3、一般人不经过系统学习难以辩认;
4、入门较易,学成较难,难在识篆;
三、篆书发展的基本历程
1、孕育期:与中国汉文字孕育同步。从比较公认的观点来看,秦之前的官方文字都是古文字,即篆书,所以篆书的孕育可推至约前三千年左右。此时的篆书还不成熟,但已从象形向符号化方向发展。
2、成熟期:应为商周时期。以甲骨文为代表,已较成熟,但仍存在许多可变性。
3、繁荣期:周秦时期。此时期篆书从大篆发展成小每篆,结体逐渐规范,异体逐渐减少。
4、衰落期:秦汉时期。此时由于隶书草书兴起,篆书的地位受到冲击,以至被后起的各种更趋实用的书体所取代。
四、学习篆书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对中国古文字的了解。从而明白汉字、汉文化发展连续性。
2、提高我们对书法,特别是对篆书秘篆刻的欣赏能力。
3、,也是进一步学的不二途径。
4、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铁山篆书用笔的基本技法(2课时)
篆书用笔概说:相对于其他书体而言,篆书虽然古朴难识,但其书写用笔则相对简单。其用笔方法主要为逆锋起,回锋收,拐弯捻笔。当然,起笔切入的也不是不可,收笔不回锋的也不是没有,这在明清时多见,之前少有。
篆书的笔画,也不如其他书体复杂多变,大致有四种:横,竖,左弯,右弯.
第一节篆书的用笔
如图:
上图是笔者意造的一个几能包括所有篆书用笔的想象图,它比唐人所论以画箭靶、围棋格训练篆法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横,逆锋入,欲右先左,最后回锋。如果需要笔头方整,则可切入起笔,不回锋。
竖,逆锋入,欲下先上,再回锋;
环,用笔方法可于中间始,运笔过程略复杂:如向左行则顺时针捻笔,反之则逆时针捻笔。
注意多练此字,还能掌握篆字基本结体要领,即对称与、等距与平衡。
第三章,篆书的结体及识篆(28课时)

篆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10.22 MB
  • 时间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