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一、理论目标(2课时)
1、了解什么是隶书;
2、了解隶书的基本特点;
3、了解隶书发展的简单历史;
4、学习隶书的基本意义;
隶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二、实践能力目标(30课时)
1、能用毛笔写出具有隶书特点的基本笔画;
2、能把握隶书结体的基本特征:
随字附形:长则长之,宽则宽之。
中宫紧密:呈放射状,四周张开,中部紧促。
布白匀称:即除笔画之外部分空间分布较均匀。
主笔突出:“蚕头燕尾”之笔画不能重复,要“燕不双飞,蚕不二设”。
隶书研习入门
第一章,隶书的基本常识(2课时)
一、什么是隶书?
1、隶、附属之意也。
2、隶书,又名佐书,或名史书。唐之前的正书亦名隶书。它是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书体。由圆转而方折,由长而扁,既改变了字形,也提高书写速度。隶书出现之时并不得到官方认可,只是辅助篆体用之。至东汉,隶逐渐成熟为一种既实用又具有强烈艺术特色的一种书体,并逐渐取代了篆体的地位,成为官方认可的主要书体.
隶书研习入门
二、隶书的基本特点:
1、体势大方呈方或宽扁;
2、用笔方圆并用,横竖画基本平直,主笔画有波挑,具有装饰性;
3、比篆、草更通俗,比楷书更古朴;
隶书研习入门
三、隶书发展的基本历程
1、孕育期及特点:春秋战国时出现,从篆书变化而来,仍保留许多篆书特点。结构不拘一格,字之大小、间距大多对比强烈。用笔粗放,时有波折之笔意,风格古朴,作品多保存于出土不久的地下简牍之中。
2、成熟期及特点:秦时,由于战事频繁,文檄纷飞,隶书逐渐受到重视。删繁就简,损复为单,民间通行。传说中的代表性书家有秦之程邈。
3、繁荣期及特点:东汉时,以众多汉碑为代表。古朴典雅、恣性雄强、华丽纤巧,风格多样,名碑众多,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发展最高峰。
隶书研习入门
四、学习隶书的意义:
1、从隶书入手,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走入书法的大门。隶书是一种既通俗又典雅的书体。在各种书体中,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
2、学好隶书有利于我们对楷书的学习。因为楷书就是从隶书变化而来的,也是属于正体的一部分。
3、学习隶书能尽快地提高我们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
隶书研习入门
五、隶书的美学特征:
晋成公绥赞之:“虫篆既繁,草蒿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随便适宜,亦有张弛。”“或若虬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或若鸷鸟将出,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腾向路;仰而望之,郁若霄雾朝升,游烟连云;俯而察之,漂若清风厉水,漪澜成文。”
第二章,铁山隶书的基本笔法(2课时)
一、隶书的点。如下图:
二、隶书的横。如图所示:
a为隶书之主横;bcd为隶之次横。
隶书的横
bcd为隶之次横。
隶书研习入门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