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2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主要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④的操作方法是 .
(4)某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该方案明显优于原方案,你认为优点是 .现有160kg含铜80%的废料,完全与硫酸、氧气发生反应,最多生成CuSO4 kg.
(5)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 、 (“绿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C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时能用B装置收集CO
2和O2,是因为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
(3)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如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选填序号);
(4)A装置可用于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B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
(3)经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 .
4、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2(无答案) 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