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21世纪的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21世纪的中国更是朝气蓬勃,万象更新,成功加入WTO,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极其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看,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呈现出经济格局多元化、经济交往一体化、经济兴盛靠科技等特点。对此,大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真正做到:
既要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勇敢地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反对自我孤立、闭关自守,又要保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生活方式、价值概念和意识形态的本色和独立性,反对不加限制、没有差别、失去原则的抽象的全球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运动方向,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同时又要防止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的进程中被“西化”、“分化”。
和平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如果发达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解决的重要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世界仍很不太平。各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南北发展不协调愈演愈烈,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国家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了救国图存,许多志士仁人艰苦求索,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真理和道路。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西方列强奴役和封建统治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这些斗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为拯救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粉碎了帝国主义把我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北伐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真正实现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了民族屈辱的历史,为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