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
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誉为“万园之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占圆明园,将园中收藏的罕见艺术珍品洗劫一空,又放火焚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慈禧太后授意同治皇帝择要重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皇帝逃离。圆明园内残存及陆续修复的近百座建筑物,又遭八国联军的洗劫,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学习提示
一、介绍造园时间、园林盛景、园毁惨况
二、介绍圆明园遗址主要景区的方位,景点
三、以一首痛斥毁园贼寇的诗及一个耐人寻
味的设问作结
方位
景点
眼前景象
昔日盛景
向西
“九孔大桥”
一块块石墩横卧在干枯的河道上
园中最大的桥梁
(向)西望
“万方安和”
卐字形石基
碧波之上的卐字形亭阁
向北
“五陵春色”
长长的河谷、幽深的山洞
夹岸桃花、潺潺流水、古式渔舟和世外农舍
向西北
“文源阁”
珍藏化为灰烬,灵石断作数截
收藏过《四库全书》和乾隆墨迹
向东南
“舍卫城”
规模宏大的残城
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国都建造
向东
“廓然大公”
太湖石堆成的小山
洞中套洞、天外有天、奇趣盎然
(向)南望
福海
空空荡荡的田野
园中最大的湖泊
向东北
“三潭印月”
磨盘般的圆石和黑漆漆的洞穴
“织云扫迹浪花收,塔影亭亭引碧波”
(向)东行
“西洋楼”
仅残存许多汉白玉石门、石柱、石座
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设计的西式宫殿建筑
方位
景点
眼前景象
昔日盛景
向西
“九孔大桥”
一块块石墩横卧在干枯的河道上
园中最大的桥梁
(向)西望
“万方安和”
卐字形石基
碧波之上的卐字形亭阁
向北
“五陵春色”
长长的河谷、幽深的山洞
夹岸桃花、潺潺流水、古式渔舟和世外农舍
向西北
“文源阁”
珍藏化为灰烬,灵石断作数截
收藏过《四库全书》和乾隆墨迹
向东南
“舍卫城”
规模宏大的残城
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国都建造
向东
“廓然大公”
太湖石堆成的小山
洞中套洞、天外有天、奇趣盎然
(向)南望
福海
空空荡荡的田野
园中最大的湖泊
向东北
“三潭印月”
磨盘般的圆石和黑漆漆的洞穴
“织云扫迹浪花收,塔影亭亭引碧波”
(向)东行
“西洋楼”
仅残存许多汉白玉石门、石柱、石座
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设计的西式宫殿建筑
《圆明园遗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