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相交流伺服电动机.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机也在发展,性能优越,价格便宜,控制方便的电机更能符合市场的需要和技术的要求。
三相交流伺服电动机划分为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造价要比交流异步伺服电机昂贵。(2)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使用永磁材料,,容量再增大就有困难。而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就没有容量限制这方面的问题。(3)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当转矩达到一定时,会使永磁体退磁,而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不存在这现象。(4)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上有永磁体,所以当电动机在高速运行时,永磁体有脱落的危险。(5)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由于转子使用永磁体构成,所以在运行时转子不产生热量,而三相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则会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在发热状况方面,永磁同步伺服机要比交流异步伺服电机优越。
综合所述,考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电机的需求量仍然巨大,电机的性价比是重要的考虑标准,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比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在总体上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方向。交流异步伺服电机用途广泛,但电机的发热升温方面有改进的必要。降低电机的线负荷,定子电流密度和减少电机的损耗成为改进的目标。
本设计是在参考方案Y132 S-4 。减少每槽导体数,增大导体的截面积,改变铁芯的长度,选用合适的绕组形式,降低谐波影响,都是降低热负荷和减低电机损耗的措施。通过改进方案结果可以看出,电机的效率有所提高,线负荷,定子铝损耗,定子线电流密度都有所下降,槽满率略有增大。起动电流倍数,起动转矩,功率因素,都能符合要求。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伺服
目录
1
1
: 1
2
2
2
2
国内公司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评价 2
性能对比表[5] 3
3
2三相异步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4
结构 4
4
7
7
9
10
,转子尺寸 10
电动机的设计计算 10
4 电动机的改进方案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发热过高的原因 24
改进法 24
措施 24
5 总结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 定,转子槽形图 29
附录B三相异步电动机计算单 30


三相异步电动机,通常包括中心高H80-H315mm的电机,其产量大,用途广,在电网总负荷中,它的用电量约占40,是电网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篇简单阐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研究意义,方向,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发展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特点。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原理的基础是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以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还不够完善,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发电机逐步得到改进,到70年代,终于可以投入实际运行。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另一方面,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著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昂贵、常出事故等问题,所以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对交流电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电动机,这种型式的电动机,至今仍在使用。1891年以后,较为经济、可靠的三相制交流电得以推广,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
具有较高的效率水平
堵转转矩高
有较高的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
有较大的升温裕度
采用了低噪音,低振动措施
标准化,系列化,通用程度高
体积小,重量轻
安装灵活,方便

三相异步电动机用途广阔

三相交流伺服电动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2.21 MB
  • 时间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