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唐榕
目录
临床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药代动力学(分布,吸收,代谢,排泄及PK/PD)
概述(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
喹诺酮在呼吸系统感染中专家共识及其他
临床监护(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注意事项)
发展历程
60年代最早的喹诺酮—萘啶酸(G-)
70-80年代—吡哌酸(假单胞菌)
1983年—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
1985年—喹诺酮构效关系
1985-1995年—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
1999年莫西沙星德国上市
G+,G-,抗厌氧菌效果增强
前20位药品用药金额及DDDs排名
喹诺酮分类
分代
代表药物
Ⅰ(1962-1969)
萘啶酸,吡咯酸
Ⅱ(1969-1979)
西诺沙星、吡哌酸
Ⅲ(1980-1996)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Ⅳ(1997-)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IV,从而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达到抗菌的目的。
拓扑异构酶Ⅳ:负责将子代的DNA解环连,喹诺酮类抑制此酶,影响子代DNA解环连而干扰DNA复制。在G+菌中喹诺酮类主要影响拓扑异构酶Ⅳ。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切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G-菌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一般治疗浓度的喹诺酮对人体细胞此酶影响小,不影响人体细胞生长代谢
作用机制
各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发展趋势
分代
抗菌谱
抗菌活性
应用
第一代
窄(G-,除铜绿)
中等
泌尿系感染
第二代
扩大(G-,铜绿,部分G+)
中等
泌尿系、肠道感染
第三代
广谱(G-,G+,支,衣,军,分枝,部分厌氧菌)
较强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
第四代
广谱(G-,G+,支,衣,军,分枝,厌氧菌)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
主要喹诺酮结构式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