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本园林枯山水解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号 11130227
日本枯山水园林解析
学生姓名
石莹
班级
11级园林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学院
2013年6月13日
日本枯山水园林解析
【摘要】日本的枯山水园是日本园林发展史上独具匠心的园林艺术,作为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本文对枯山水的形成、枯山水的造园艺术进行分析,同时剖析禅宗思想与枯山水园林造景手法的内在联系,对日本枯山水庭园作大致概况与解析。
【关键词】日本园林;枯山水;禅宗;
【正文】
1. 枯山水园的产生
产生背景
日本历史的时代分为四个阶段:古代(飞鸟、奈良、平安)、中式时代(镰仓、南北朝、室町)、近世(桃山、江户)、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日本庭园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从现存的庭园来看,它的风格和形式特点根据时代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宫殿式建筑庭园、净土教庭园、禅宗庭园、书院式庭园、茶庭、回游式庭园、大名庭。伴随时代的变革和发展,日本进入武家统治的时代(即中式时代)之后,由于统治者对禅宗的崇尚,禅宗思想逐渐地渗透到一般社会的精神生活当中。在这种条件下,禅宗思想在庭园设计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庭园表现形式——禅宗庭园。在室町时代(约1333—1568年)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可分为亦即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
产生的原因
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庭园的形态逐渐抽象化,庭园的构成元素也逐渐减少,设计师只是利用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元素来营造丰富的显示和人们理想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宗教的思想。
水墨山水画的影响
在美学意义上与中国水墨画有相似的共同点,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泼墨山水,到了室町时代,成为绘画主流的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征以及对于空间层次感的表现对于庭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色彩的水墨画给人给枯淡、空寂之感,枯山水庭园亦然。
政治经济的影响
当时文化的统治者由于政治上的失利和经济上的窘迫,不能像从先那样将规模宏大的自然原封不动地引入庭院中,因此积极支持设计师们采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来营造理想的自然。由于日本是海岛国家,白砂、石头多,加上当时京都缺水,原先以水、山为主的池泉山园林因经济逐渐被人舍弃,枯山水园林就逐步产生了,在缺水地区应用十分广泛。
2. 枯山水庭园的概况
重要性
日本园林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了极大的意蕴效果,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枯山水园林就是日本独特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
定义
关于枯山水庭园,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记》当中。它可谓日本园林中的精华,在小园林中应用最多。枯山水也叫假山水,它是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庭园形式,即在没有任何水的环境中,不使用任何水的元素,仅仅利用山石和白砂等材料,象征性地表现山水、景观以及宗教思想的庭园形式。
代表思想
其造园手法和表现形式带有浓厚东方哲学思想的庭园形式,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因此枯山水庭园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庭园,它没有任何实用的功能,人们只需要从屋内静静地观赏就可以。而设计师则是通过白砂上布置自然的山石来创造和

日本园林枯山水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 文件大小504 KB
  • 时间201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