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斑狼疮.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以局部皮肤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约70%~85%有皮肤表现,因此红斑狼疮历来是皮肤病学研究的重点。另外,也有人主张将SLE归在风湿病范畴,随着人们对红斑狼疮的日益重视,对红斑狼疮不断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必将对其诊断与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病病情缠绵,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光敏感,血液中有很多自身抗体等为本病特征。有研究显示SLE的患病率在10~100/10万人,%~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约7~10∶1)。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20~%,平均发病年龄27~29岁。性别比例与年龄明显相关,老年人、幼儿的女性与男性比例较低,∶1。黑人比白人的患病率高。近10年来,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暴发型并迅速死亡的病例已很少见,多数病人的病情呈慢性过程,有些病人可有短时间的完全的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恢复。特别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疗法的结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中医药的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本病合并症常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处理,使本病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红斑狼疮死亡率或存活率的高低与当地人群的经济及医疗水平有关,目前我国红斑狼疮的10年存活率可达到84%以上,达。
 
红斑狼疮病名的由来
1、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含意是在患者颧部或相关区域皮肤出现顽固难治和具有破坏性的损害,造成毁容,从而使面容变形,好象狡猾的狼。
2、直到19世纪中期,有一个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现代医学叫做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它主要好发于面部,常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色素改变,使面容毁坏,顽固难治,像狼咬的一般。故有其名,形容和命名还是比较恰当的。
3、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红斑狼疮的认识逐步增加,人们又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命名。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肤损害外,重点具有各种内脏损害,包括肺、脑、心、肝、肾等。起病比较骤急,病情容易多发,发作比较凶险,犹如狡猾的狼,出没无常。
返回顶部
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什么病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
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另一类称B淋巴细胞。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体液免疫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功能相辅相成,保持功能上的平衡。在某些外界(或)人体内部因素作用下,例如病毒感染、日光曝晒、精神创伤、药物、妊娠等,使两类细胞的功能失去平衡,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从而产生多种抵抗自身组织的抗体。例如抗核抗体,这种抗体可与人体自身组织,如皮肤、血管、心、肝、肾、脑等脏器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如各种皮疹、蛋白尿、关节疼痛、脏器功能损害等,由此而发病。
后来由

红斑狼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