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傲慢与偏见》
“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公理。”这是外国名著《傲慢与偏见》开篇引语,而故事亦就此展开。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贝内特夫妇只生了五位千金小姐,没有儿子。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根据英国当时的财产限嗣继承法,贝内特家的财产将由贝内特先生的一位远房亲戚科林斯先生来继承。五个女儿每人只得到一千英镑的遗产。这样一来,她们将来的优越生活就成了问题。于是贝内特太太就急不可待地要为五个成年女儿找到有钱有势的婆家。故事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是她的二女儿,不仅生得美貌出众而且聪明过人。她在一次舞会上受到男主角达西的怠慢,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对达西发生了偏见。而故事中的男主角达西出身名门贵族,家财万贯,拥有一座巨大的庄园,每年净收入就超过一万英镑,而且又生的身材优美,一表人才,因而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很是傲慢。后来才发现伊丽莎白其实很美,不仅机敏聪慧,举止优雅,而且开朗活泼,谈吐不凡,便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他觉得伊丽莎白家中没有多少财产,父亲虽是绅士,但非贵族;她的母亲和几个妹妹都贪图粗俗,缺乏教养;她的亲戚出身寒微,地位低下。介于当时很严重得门第等级观念,因而达西不想屈尊俯就,便把对伊丽莎白的爱埋于心。而另一方面,伊丽莎白觉得达西孤芳自赏,举止傲慢,出言不逊,看不起自己和家人,在加上威克姆对达西的造谣中伤,恶意挑拨,于是对达西深恶痛绝,偏见也是日益加深。
后来达西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向伊丽莎白求婚,奈何偏见已深,于是遭到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和怒斥。终于几经波折,达西检讨了自己的过去,改正了自己的傲慢态度,伊丽莎白也终于意识到自己对达西的偏见是虚荣心所致。当她了解到达西的真实品德和得知达西千方百计搭救了她的小妹时,她的偏见亦是随之冰释,并油然而生崇敬爱慕之情,误会也终于消除,最后二人喜结良缘。这是《傲慢与偏见》中所描写的一桩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理想婚姻。
简是贝内特太太的大女儿,生得比伊丽莎白还要美,是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宾利对她一见钟情。宾利是来自英国北部的一位阔少爷,每年有四五千英镑的的进项,也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单身汉,而且年轻英俊,生性活泼,开朗随和。他一搬来赫特福德郡便成了贝内特太太急切追逐的理想的大女婿。简虽然对宾利也怀有爱慕之心,但她生性娴静沉稳,和善羞怯,没有把对宾利的钟爱流露出来,以致达西觉得她对宾利并没有爱慕之情,同时认为简和宾利也不门当户对。加之这时宾利的妹妹宾利小姐正对达西穷追不舍,一心想成为达西夫人,而达西又希望宾利能与他的妹妹达西小姐联姻。宾利小姐心想只要他哥哥与达西小姐能成婚,那她嫁给达西就更容易了。他们两人各怀鬼胎,设下圈套,将宾利先生绊在伦敦城里,使他见不到简。后来几经波折,宾利终于回到简的身边,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本书中描写的第二桩花好月圆的美满婚姻。
贝内特太太的第五个女儿莉迪亚,虽年纪最小,却个儿最高,有些早熟,生的也很妖娆。她年方二八,便出来社交,胆大粗野,放荡不羁,卖弄风骚。她的嗜好是追逐年轻俊朗的军官,她经常与几位民兵团的青年军官谈情说爱,忘形厮混,后来终于与军官威克姆私奔。威克姆本是达西家老管家的儿子,极其
论傲慢与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