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之.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二章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课程标准
1、什么是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通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意见。
课程标准
2、内涵
(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4)它不包含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
3、意义
(1)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教学大纲阶段
1、 1983年颁布的以程序设计为主的实验性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
2、 1986年,第二个试验教学纲要,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开课年纪向初中发展,选修课名称改为“计算机课”。
指导纲要阶段
1、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教学内容规定了五个模块。
2、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将计算机课程按不同学段加以规定:小学、中学。
3、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课程)》。
课程标准阶段
1、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试行)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P14)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概述
3、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块(内容)安排和课时安排(P16)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1.02 MB
  • 时间2018-05-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