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三个差别 1
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20
浅谈因果关系 58
素食的意义 73
关于放生 91
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106
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133
菩提心略修法 156
菩萨的见、修、行、果 182
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198
二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220
中观的基本观点 244
无我的修法(上) 264
无我的修法(下) 289
浅谈“如来藏” 307
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324
金刚上师与灌顶 344
如何学密 370
密乘十四条根本戒 395
三个差别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东西,都是以前讲过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别;第二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
这三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不一定人人都十分清楚。对一个想修持正法的人来说,就有必要先了解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无论平时行善的时候也好、打坐的时候也好,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抉择就会带来差异悬殊的结果,所以有必要讲一讲。
第一、外道和佛教的差别
如果从广的角度来讲,外道和佛教的见解、修法、行为都不一样,最后获得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别。但最关键的差别,就是皈依三宝的称为佛教,不愿皈依三宝并具有其他信仰的称为外道。
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是,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们所讲的空性,只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空性。比如说,有些外道也说,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那些东西是如幻如梦的。但是,他们讲的大部分空性,都是不承认现象的单空,这既非龙树菩萨等所讲的单空,也非无著菩萨等所讲的明空无别的空性。他们的空性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同人的头上没有角之类的空性,佛教并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外道讲的空性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正规的外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那些外道的见解。后来伊斯兰教侵入印度,那烂陀寺和木扎莫西拉(戒香寺)等佛教最重要的基地被毁坏,有些佛教的教证、理证逐渐被一些外道吸收利用,所以,现在的外道经典里也掺杂了很多佛教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外道能够抉择人无我以上的空性。
总之,佛教与外道最重要、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佛教是皈依三宝的,外道是不皈依三宝的。
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之为佛教徒。
第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
现在,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许多人都自诩为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不错,天天都在修法。但如果详细地观察他们为什么而修这些法,就会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人,其修法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如,健康、长寿等等,或为了消除一些寿障等现世的灾难。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
道(地狱、饿鬼、旁生道)的苦难,而希望自己下一世不堕恶趣,得到人天果报。凡具有以上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属于世间法。
我们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并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
比如向三宝供灯,在同样的供养对境、同样的供养物、同样的供养人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圆满,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的供灯就是世间法;反之,如果具备了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这样的供灯就是出世间法。衡量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就是以是否具备出离心为标准的。
大圆满本身是出世间法,可是修大圆满或听大圆满的时候,由于发心的缘故,就有可能把它变成世间法。譬如说:仅仅为了得到一些现世或后世的利益而听大圆满或修大圆满,当此法进入我们的心相续时,它就不是出世间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那是什么呢?就是世间法,这叫作“世间法的大圆满”。
放生是什么法呢?那也要看你的发心。即便不是为了得到现世的健康、长寿等等,而是为了得到后世的人天果报,或是避免一些后世的灾难,如不堕地狱等三恶道而放生,这种放生也只能成为世间法;如果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成了出世间的小乘法;如果是为了拔济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得到佛的果位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是大乘的出世间法;如果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密宗的见解,这种放生就是密乘的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审慎思维,并反躬自问,我放生放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自利?如果是为了一切众生得到佛果而放生,那就可以成为大乘法。如果放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长寿,或者下一世转世为人并且健康长寿,或者自己往生净土的话,那这个放生看起来似乎是利益众生,实际上却是在利益自己。
其他修法也应当这样
慧灯之光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