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内容摘要: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是企业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校企一体,产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校企一体,产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企业所需合格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至用”,将实践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联系,达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内涵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一个由“学校”,“企业”,“学生”,“市场”四个要素所组成的闭环系统。这个系统的实质是:以市场为核心,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各元素间的紧密沟通,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实用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市场中行业岗位的有效填补,实现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
校企合作并不是片面的强强联合,而是突出优势,补充劣势,共同发展的思路。学校教学不能闭门造车,要关注市场需求,关注企业动态。而企业需要人才不能“守株待兔”,要未雨绸缪地进行“梯队”的规划和建设,适当地为企业进行人才贮备。企业是进行第一线的生产,学校是作为指导第一线生产的教学单位,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相得益彰,运用在生产中就会事半功倍。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供求关系的实体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达到满意效果。
校企合作,本着学校做大、企业做强的双赢目的。为学校提供办学咨询、策划与指导学生就业指导、毕业实习、就业安置、安置后管理提供“一条龙”的全程服务了;为企业提供合适人才,节省人力资源的成本。双方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企业要求为
“标尺”检验教学;以教学为起点,达到解决企业需求和当前就业困难这些难题。
二、“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现实意义
,求得发展。
在计划经济下,职业学校奉命办学,“招生靠计划、分配靠政府、经费靠拨款”,现在,这种办学机制已被彻底打破,职业学校已经完全置身于市场当中,学校关键的办学因素,如生源、毕业生就业、办学经费等都没有计划保证,职业学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目前,不少职业中学生源不足,学生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层次低,教学设备陈旧,办学经费短缺,真可谓是举步维艰,濒临困境。在此之下,职业学校必须增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新观念,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