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俊烈士事迹
烈士刘英俊1938年因家庭穷困,其父刘天禄带全家迁往东北长春谋生,在市郊落户。1945年,他生于长春市,1960年入长春市第十八中学读书。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驻黑龙江佳木斯市某部重炮连任战士。入伍后,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为连队、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甘当无名英雄。他工作积极,先后受到营、团6次奖励。1966年3月15日早晨,他和战友们驾着3辆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向人群冲去,这时有6个儿童吓呆了,孩子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把缰绳在胳膊上缠了几道,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紧接着他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手撑辕杆,从辕杆下面用双脚猛跺马的后腿,马突然倒下,车翻了,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马底下,身负重伤。目睹这场舍己救人英雄行为的群众,一拥而上,急忙将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抢救。这时,许多候车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被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关心地紧跟在后面。几百名群众和战士,纷纷要求为他献血。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他光荣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一等功1次。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他学习的通知。同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活动推向全国。为了永久纪念,吉林省将其家乡改名为长春市二道河子区英俊乡。英雄的牺牲地佳木斯市为纪念“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烈士牺牲30周年,1996年3月前,共青团佳木斯市委倡议,在烈士牺牲地建立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为刘英俊重塑雕像。20**年9月14日,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王希天,又名王熙敬,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9月11日生于吉林省长春金钱堡屯。祖籍山东省蓬莱,移居辽宁金州,1847年迁居长春。王希天于1911在省城第一中学肄业,1914年入奉天铁路专门学校,1915年东渡日本留学。王希天抵达日本后,入日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预备科学习,l917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55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在日本东京、横滨一带发生。就在这混乱之中,日本反动当局开始屠杀革命志士和旅日华工,白色恐怖笼罩了东京。王希天震中幸存。他不顾个人安危,急切找到友人王朴山。孙绍唐等人,并联合公使馆、留日学生总会、教会、青年会等团体,组织了“对日震灾救济会”,以帮助遭受震灾的华工。这时,有一个华工冒着生命危险跑来告诉王希天:9月3日午后3时,日本自警团、青年团,在该处残杀华工。王希天闻讯心急如焚。尽管当时秩序混乱,交通中断,他还是于9月9日晨8时,骑车前往京郊大岛町慰问华工。王希天走后,彻夜未归,共济会及留学生各团体的友人都十分着急。10日得到消息:9月9日下午,王希天被日本宪兵逮捕,押往宪兵司令部。当时他手中有现洋11元,要打电报给中国,宪兵不许。11三日晨,日本警察决定将王希天连同一起抓来的15人押送千叶。王希天闻此消息,立即向警方提出:“我要办工人的事,不能去!”警察把王希天留下,其余的人全部押送千叶去了。12日凌晨穿黄色制服、手持步枪的
刘英俊烈士事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