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幼儿生存能力教育特色及启示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日本学前幼儿生存能力教育特色是严格科学的幼儿教师公务员制度、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锻炼、崇尚自然的校园环境创设、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我体验、开展种类繁多的行事活动。借鉴日本先进经验,我们要提高对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开展简朴实用的校园环境建设、加强幼儿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日本学前教育崇尚自然体验行事活动
日本学前教育非常发达,3~6岁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小学生中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儿童比率仅次于法国,居世界第二。日本的学前教育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其中生存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的根本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利用环境实施生存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以生存能力培养为基础,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包括对美好事物和大自然的感悟之心、憎恶扬善的正义感、尊重生命和人权之心、善于关爱他人的大爱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独具特色的幼儿生存能力教育可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日本学前幼儿生存能力教育特色
(一)实行严格科学的的幼儿教师公务员制度
幼儿教师在日本的社会地位非常高,被称为圣职。幼儿教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工资比一般的国家公务员高出20%左右。
在日本,要进入幼儿教师队伍,首先要经过4年制大学培养,取得幼儿教师许可证,然后还要通过各都道府县的选拔考试才能被正式录用。根据法律规定,新任教师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职后研修,工作10年后还要参加10年经验者研修项目,以保证幼儿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
日本幼儿园普遍有男教师的身影。日本教育学者认为男教师的参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具有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和坚韧性。只有男教师和女教师共同存在的幼儿园才更符合社会的需求,这样的环境更能培养人格健全的幼儿。据统计,2005年日本幼儿园专任男教师达6807人,其中大部分担任园长及中层干部。此外,在兼职教师中,%,是其它国家很少有的现象。
(二)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重视幼儿的身体素质,是日本教育的另一大特点。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包括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音乐、绘画和手工)五大领域,其中健康排在第一位。
在日本,每所幼儿园虽然具体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和顽强生命力的培养。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耐寒与自我生存能力,体育课无论冬夏一律要求幼儿穿短T恤和短裤,他们经常在大冬天里光着上身跑步。幼儿园还安排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幼儿不坐车而步行往返,去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根据日本文部省2009年的统计,日本儿童每周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人有90%左右。
学校、家庭、社区也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一度的“体育祭”,几乎遍布日本每个学校,大到棒球比赛,小到抢椅子之类的小游戏,所有人就像过节一样踊跃参加。为了参加学校的“体育祭”,幼儿父母都会请假并盛装出席。
(三)崇尚自然的校园环境创
日本学前幼儿生存能力教育特色及启示[权威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