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课程分类: 3类课程,专业限选课
建议学时:80学时(理论讲授40课时,实践操作40课时)
学分:4学分
适应对象:旅游英语专业、应用外语系其他专业
建设团队:郭定芹、刘亚琴、王敏、苏海花、唐菁、蒋玲俐、姚行正、贺丽霞、付检新、杨帅、赵宇等
一、总论
(一)课程定位
《客源国概况》是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在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及客源国、客源地区的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现状及政策措施、主要游览胜地的分布,以及与旅游接待相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性格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基本概况;初步掌握接待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开拓视野,分析、评价主要客源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特点及经验教训等,从而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为科学合理地营造旅游环境,更好地发展和拓展中国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场服务。同时为发展健康、文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适应旅游管理、宾馆服务、翻译导游等涉外旅游工作的需要。
《客源国概况》课程的前后续课程衔接如下图:
(二)改革理念
(三)设计思想
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采取模拟情景、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训环节,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导游行业文化、技能、社会的视野,培养人文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围绕实际工作需要和时代背景设置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结构和双语导游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职业素养
过程方法
知识能力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及管理能力
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工学结合模块式教学方式
具备旅游行业双语运用的综合能力,并能掌握客源国概况基本知识,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双语人才,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素质,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拓展中国海外客源市场。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
(二)分目标
职业素质
导游能力
语言技能
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现状,亚太地区、欧洲地区、美洲地区及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近二十个主要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的国情概要、历史政治、经济、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在旅游专业领域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对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能结合实际情况,多语种进行现场导游的能力。
热爱旅游事业,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旅行社、风景区导游管理、经营服务方面知识丰厚、业务熟练、方法科学、品质高尚。
熟悉导游服务的业务流程,具备用英语独立地进行从事涉外旅游团的接待、旅行社管理、涉外星级宾馆管理等活动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一)选择方案
本课程以客源国知识模块以及教材的章节安排为主要依据,贯彻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职业岗位能力目标,选取课程内容
《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