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代码:083118B 学时:56
(一)课程性质
《客源国概况》是旅游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介绍、研究中国旅游客源国或旅游客源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发展状况等内容的学科。
本课程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学生学习海外客源国的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必考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从事导游工作,特别是接待海外游客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积累丰富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充分细致掌握海外客源市场情况和全面开拓海外客源市场。
本门课程将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与后续课程《旅游市场营销》、《海外领队实务》等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撑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客源国概况》是旅游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基本上以讲解介绍为主,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并辅助有大量的影像教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制定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和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兼顾职业能力标准实施。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原则,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知识、技能、实际应用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
该课程强化了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客流、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以及世界旅游宏观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在教学手段上,将大量增加图片展示和多媒体演示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时安排上,适当压缩分论部分,即侧重选取一些最主要的国家进行讲述,而其余部分则可结合学生自学或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的目标
总体上,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对世界旅游客源市
场和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习旅游文化学、旅游市场营销以及其他旅游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课程能力目标
(1)能够搜集并制作海外客源国的风采专辑,并能进行演示和讲解。
(2)能够运用掌握的客源国市场情况,设计和撰写各个客源国的客源市场接待方案。
(3)能够结合不同客源国的民俗风情,来正确有效地接待各国的游客。
(4)能够运用主要客源国知识,正确编写接待计划,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和消费特点。
(5)能够运用所学,模拟召开出境说明会。
2. 课程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区的概况、世
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