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音乐学科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茉莉花》。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主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因此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展开说明。
一、说教材:
《茉莉花》是选自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江南小曲”为名,重点介绍的是我国江浙地区的民间音乐《茉莉花》,这首歌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它的动听旋律在一百多年前就流传国外,被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引入他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教材设计本单元,意在从民歌、歌舞、器乐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领略江南民乐的独特魅力,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本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古筝独奏《茉莉芬芳》,体验乐曲的风格、情绪和音乐情境,感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用纯真甜美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通过歌表演《茉莉花》,体验、发现、表现蕴涵于音乐中美的形象和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二、本课运用的教学方法: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
“茉莉芬芳”的情境,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从中获得愉悦与美的感受。采用听唱法、奥尔夫教学法、参观法、小组比赛法、启发式谈话法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不知不觉想跟着老师一起表演的欲望,达到教学目的。
三、引导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一些综合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采用体验法、听唱法、比较聆听法、讨论法、还有探究法、分组合作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在亲身体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教学理念:
体验中发现表现中创造创造中享受
四、教学过程:
到底要怎样才能让这堂音乐课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以茉莉花为明线,
以走进江南为背景,
分为赏江南——唱江南——演江南三大版块
一、赏江南
1、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且兴趣是音乐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和必要前提,因此本课以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让音乐走进生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
《茉莉花》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