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余义国
单位: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一小学
授课科目:品德与社会
授课内容: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授课班级:六年级(3)班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9日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一、概述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是义务教育未来出版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第七章。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利于教师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教学
二、设计理念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可能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对四大发明的发明年代,人物,,并且现代小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各种媒体很多,很多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的广,远不是单靠课堂有限的知识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
四、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说教法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突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节选,引起学生兴趣去探讨四大发明。
:创设一个缺少四大发明的世界让学生体会如果中国人没有四大发明怎么办?让学生体会先人发明四大发明的伟大.
:让学生分成四个课题小组对四大发明的一项进行研究,课堂展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让学生预习知识,搜集资料,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六年级3班
教学资源:(1)教材书
教师下载信息资源并修改和自制的多媒
体课件;
(3)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纸、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火药。分别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六、板书说明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髓,力图体现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点明课题的主要内容,实现历史知识和爱国自豪感的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七、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而成,目的是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结构流程,对于教师在课堂的把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借助于现代教学科技有助于教师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八、教学过程
课题: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备课人
课时
课型
余义国
1课时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人、发明朝代、发明过程、传播情况,明确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造纸术、印刷术发明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
学
重
点
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突破方法】讲解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的小故事,以及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
学
难
点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古人的这种创造精神,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突破方法】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置身文本情景,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爱国感恩法制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