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地位与作用,理解并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经济法律责任等基础理论,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历史沿革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法是在生产力进一步社会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国家以自己的意志和力量,直接参与干预经济生活的产物。
社会主义经济法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经济职能的实施相联而产生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那种体制下所施行的经济法规,其性质多属经济行政法规。严格地说,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只是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后才开始形成。
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
三、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经营协调关系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
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经济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的特点
1、经济法律规范的易变性
2、公法和私法属性兼具
3、程序保障的非独立性
二、经济法的地位与作用
(一)经济法的地位
1、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法律部门是任免对现行法律、法规按照一定标准做出的一种主观性划分。
(2)对部门法划分标准进行重新思考
2、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1)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都是为了在经济领域内发生作用,且是相互作用。
区别: (1)调整范围上:
(2)主体不同:
(3)主旨不同:
(4)调整手段:
(2)经济法与行政法
联系:经济法调整经济管理关系,某些也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性质;在调整手段上也包括必要的行政手段。
区别: (1)调整对象上:
(2)主体上:
(3)价值取向上:
(4)调整方法上:
3、经济法是一个具有较为严密体系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有着自己严密的体系,包括:经济法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宏观管理法、社会保障法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二)经济法的作用
1、保护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秩序。
3、巩固经济成功,推动经济改革发展。
4、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
(二)政府行为优位的原则
(三)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