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塘
月
色
朱
自
清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字秋实。1917年改名为: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名学者及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抗战爆发后,在党抗日民主运动影响下,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1948年贫病中逝世。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煤屑( ) 酣眠( ) 鹢首( )
蓊郁( ) 倩影( ) 敛裾( )
斑驳( ) 媛女( ) 动脉( )
袅娜( ) 颤动( ) 梵婀玲( )
息事宁人( ) 前倨后恭( )
预习检测
xiè
hān
yì
wěng
qiàn
jū
jù
bān bó
fàn
yuàn
chǔ 处理(动词)
chù 处所(名词)
多音字:
处
hé荷花(名词)
hè负荷(动词)
荷
曲
qū曲折
qǔ曲调
mài 脉搏
mò 脉脉含情
脉
薄
báo 很薄(口单)
bó 淡薄(书双)
bò 薄荷
颤
chàn 颤动
zhàn 打颤颤栗
音近字:霎shà时刹chà那
形近字:缀 zhuì (连缀) 辍chuò(笔耕不辍)
字
词义:颇pō 很
宛然:好象,仿佛
斑驳:多种颜色夹杂
稀疏:空间隔得远,时间拉得长
大意:主要的意思
疏忽,不注意
新词:袅娜niǎonuó:枝条柔弱细长
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蓊郁wěngyù 草木茂盛的样子
完成丛书160页,1、2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游踪:
情感路线: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 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独出家门
观荷赏月
返回家门
颇不宁静
赏景排忧
无法超脱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一节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主旨的关键性的语句。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那后必有照应;有时出现在篇末,卒章显志,那前必有伏笔;出现在篇中,那前必有伏笔后有照应。文眼一般在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中。
荷塘月色朱自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