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尔远征记
一、作者简介与成书经过
《伊戈尔远征记》是公元十二世纪末由基辅罗斯的一位佚名作者撰写的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史诗。它以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公国的王公伊戈尔·斯托亚托斯拉维奇(1150-1202年)于1185年对波洛夫齐汗国进行的一次不成功的偷袭掠夺性的“远征”为主线,追叙了罗斯近二百年的历史。
《伊戈尔远征记》大约于1187年写成,十三至十六世纪上半期在普斯科夫和莫斯科曾多次被抄写,流传较广。但是,由于《伊戈尔远征记》一书具有强烈的多神教色彩,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起,被教会人士视为伪书而被封存于修道院的图书馆中。所以,十七至十八世纪,它已不再见于人们的著录。1788年俄国著名的古代文献的热心收藏家和出版者穆辛-普希金伯爵,在伏尔加河畔的一座古城亚罗斯拉夫尔的斯帕斯修道院保存的一部《年代记》中,发现了古罗斯这一文学和历史名著的唯一手抄本。
穆辛-普希金伯爵根据手抄本临摹了几部,并把其中的一部于1792年呈献给了当时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800年他把《伊戈尔远征记》首次刊印于世,题名为《关于征伐波洛夫齐的英雄歌》。
《伊戈尔远征记》的第一个印本是很不完善的,因为当时为印行该书做准备的一些学者,对抄本上的一些字并没有辨认清楚,有些地方理解得也不够准确。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时,这部唯一的抄本在莫斯科大火中被焚毁,造成了难以补救的损失,使后来的研究者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问题至今仍无定论。尽管如此,《伊戈尔远征记》从刊印以来,人们对它的兴趣却历久不衰。据有的资料统计,专门研究该书的文章和专著已达七百种以上,并且被译成了所有的斯拉夫文字和多种东西方文字出版。
因为《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佚名作品,所以对该书的作者在学术界进行长期的讨论和多方面的考证,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苏联史学家弗·托·帕舒托认为,他是一位“在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武士”,鲍·阿雷巴可夫则认定他在伊戈尔失败后,为反抗波洛夫齐对罗斯的入侵,曾跟随基辅大公转战各地并在罗斯河和斯图格纳河的军营中,度过了可怕的1185年的夏季。皮亚德舍夫在其题为《1185年伊戈尔的远征·会战地点》一文中,通过大量考证后认为作者是这次不成功的远征的直接参加者。
总之,作者的姓名虽已不可考,但是,却可以证明,他是一位能够接近大公宫廷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侍从和武士。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不仅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渊博的知识,熟悉各个公国的历史,而且,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是一位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有识之士。透过《伊戈尔远征记》的字里行间,可以看清楚作者的历史观和基本的政治倾向。作者以“远征”为主线,再现了罗斯自十一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动乱不安、每况愈下的社会现实,一方面鞭笞了王公贵族的自私、狡诈、凶暴和贪婪;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地揭示了人民的痛苦和国家的危难。同时把过去统一强大的基辅罗斯和现在纷争不已的地区性公国做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还以一个思想家的睿智,为了祖国的未来,向热衷于混战的王公们发出了联合御侮的请求。正是这一政治主张,集中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使这部史诗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1856年马克思在谈到《伊戈尔远征记》时曾指出:“这部史诗的要点是号召俄罗斯王公们在一大帮真正的蒙古军进犯面前要团结起来。”因此,《伊戈尔远征记》不只是描写1185年伊戈尔“远征”的文学著作,它的史学价值和政治价值也一向受到人们
伊戈尔远征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