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治疗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化疗科
陈书长
定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异质性明显的克隆性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
发病率——国内
北京协和医院10年MDS患者发病年龄分析多在40~60岁,平均50岁左右,较欧美年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与MDS发病有关因素
获得性因子
衰老
暴露于致突变原
环境职业因素:烟草
基因毒性药物治疗:如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自体骨髓移植、32P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发病机制
造血细胞异常
MDS患者造血细胞基因异常
免疫异常
造血细胞异常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异常
MDS CD34+细胞在正常粘附层上生长不良。
体外Dexter长期培养,不能形成正常粘附层。
造血祖细胞培养集落形成明显下降。
集落内细胞分化不良,多为原始。
集簇增加,尤其CFU-GM。
造血祖细胞对造血生长因子反应低下。
造血干/祖细胞阶段的克隆性疾病
MDS患者临床表现为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常有二系或红系、髓系、巨核系三系病态造血。
提示其病变来源于髓系祖细胞或多能干细胞水平。
造血细胞凋亡增多
MDS(即早期MDS)造血细胞有明显凋亡表现。
这种凋亡在高危MDS即MDS由RA转为RAEB或白血病时逐渐减轻或消失。
凋亡原因与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另一重要原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分泌大量抑制造血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对造血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有直接和间接免疫介导损伤作用,引起造血细胞大量凋亡。
《mds治疗进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