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扬州江都区育才中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徐家慧(225200)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静导动、动静结合和多媒体模拟等三个方面就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达到物理学科课堂上的有效和高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动态思维能力培养
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倡导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开展学生动态思维能力培养,能很好地促进这一教育目标的落实。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的、变化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处理动态物理问题时,分析物理信息,提炼物体模型,把握物理变化的本质并灵活运用其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良好思维品质的显著体现。它的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环境或场景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向、过程,并对事物进行鉴别、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就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体或系统,我们可以根据动态思维的一般特点,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
(一)通过以静导动,激发学生的动态思维。
动态思维是建立在静态思维基础之上的,只有以稳定的扎实的静态思维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激发动态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一题多变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以静导动,把学生对相关模型僵硬的静态思维激活成各种情景相互联系的动态思维,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如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或因果关系,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变式,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从多个侧面思考,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寻找一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促进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动态思维。
例1如图1所示,紧靠着点光源S有一质点A,在其前方的竖直屏上有A的影P,现将A向着屏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影P在屏上的运动情况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原题为选择题,练习的知识点就是如何确定影的运动规律。答案为(A)。
变换:如果把质点A放在光源S与屏水平距离的正中间,由静止自由释放质点A、则影的加速度为多少呢?
解略,答案为(2g)
例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v0滑上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轨道上的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体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
(1)物体和小车的最终速度;
(2)物体从沿上小车到相对于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从滑上小车到相对于小车静止的这段时间里,小车和物体通过的距离各是多少?
(4)物体相对于小车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5)整个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热量?
本题一题多问,5个问题的难度依次加大,从基本规律到综合解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可充分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静态向动态转化。
(二)通过动静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
动态思维是在静态思维的基础上由静向动的转化而生成的,因此动中有静,静中看动,在动态变化中巧妙进行静态分析,确立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从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扬州江都区育才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65369829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