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项目整体定位及发展战略报告
项目开发背景分析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现状分析
本部分将从城镇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城镇固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投资势头旺盛
(数据来源稳运行
物价快速回落,通胀向通缩转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整体趋降逐渐转变为稳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从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的表现来看国内需求的强劲使得经济回升的趋势进一步确定,预计这种上升的趋势在年内将得以延续。投资增速将在基本建设继续扩张、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及工业生产库存回补推动下进一步加快。从此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析,未来经济回升趋势将可以延续。经济回升势头基本确定,但基础还不稳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资产价格泡沫可能显现。2、通货膨胀风险上升。3、消费和投资的结构性失衡可能进一步加剧。
洛阳城市宏观背景分析
洛阳城市的政治地位
地理区位——洛阳是河南西部最重要的“腹地”城市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之间;横跨黄河中游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周围有郁山、邙山、周山、樱山、龙门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黄河、洛河、伊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洛阳城市地图
城市地位——洛阳是“中原城市群”中的“副中心”级城市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部分。“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提出发展目标是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3
15
洛阳作为河南面向世界的三大窗口城市之一,工业、旅游业发达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地位。洛阳在中原城市中的作用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战略枢纽;三面开放、外引内联之开放城市。
发展定位——洛阳是河南面向国际的文化旅游城市、工业新城
洛阳城市定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三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丝绸之路”起始点(长安、洛阳)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洛阳龙门石窟被认定为河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白马寺、天子驾六、商城遗址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如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龙峪湾、鸡冠洞、白云山、木札岭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洛阳现有39个工业门类、50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纺加工、建材冶金、航天科技、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洛阳石化、洛玻、洛铜、中国空空导弹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有7项安排在洛阳。以洛阳一拖、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械厂等一批大型、特大型“国”字号企业落户洛阳,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洛阳集中了14家国家级科研院所,77家省属和市属科研机构,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省级技术和工程中心,洛阳的科研人才密度高于全。经过几十年发展,洛阳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和技术创新体系;
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
同致行2010年洛阳升龙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