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列夫托尔斯泰.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十九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为后人留下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与巴尔扎克一起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峰峦。
生平简介
1828年出生于莫斯科一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因农民的不理解而失败。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
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重要作品
《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和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小说主要通过对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三个中心任务的描写,回答贵族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贵族安德烈才华出众,善于剖析自己,不倦地探求生命意义。彼埃尔总处于对社会出路和人生意义的紧张探索之中。顺从天命、净化道德、爱一切人,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娜塔莎以坦荡的胸怀接受丰富美好的生活,本能渴望人的生活更加充实。
《战争与和平》描写了强大的不同性质的生活激流,展现了历史和社会的运动,展示了各种人物的心里发展,揭示人物内心激流与外部生活激流之间的关系。
《复活》
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小说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后将她抛弃,10年后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被诬告入狱。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为她上诉。上诉失败后,他决定与玛丝洛娃结婚遭到拒绝。但他的行动感动了玛丝洛娃,最后两人的精神都走向了“复活”。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2、放纵情欲、走向堕落。3、从忏悔走向复活。这既是他的品质复活的过程,也是他转变贵族立场,走向人民的过程。这种转变具有现实的根据,也富有教育意义。
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她的生活经历是通过描写她同社会现实的基本冲突的角度展现出来的。她的“复活”不是像聂赫留朵夫那样通过抛弃原有的贵族阶级固有的利己主义劣根性来完成的,而是通过纠正她在病态社会里所染上的恶习来完成的;主要不是通过认识恶的危害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认识善的存在的可能性、树立对善的信念来实现的。
虽然两者复活的道路不同,但托尔斯泰认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一样的,即“博爱”与“宽恕”。他强调了“道德自我完善”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安娜·卡列宁娜》
托尔斯泰代表作之一,是托尔斯泰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家庭、婚姻、道德等一系列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创作出来的作品。
小说描绘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行的线索展开。一条写安娜·卡列宁娜和弗龙斯基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蒂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
列文—自传性精神探索者
托尔斯泰作为贵族,曾经在自己的领土上实行过农奴改革,却因包括农民不理解等多种因素而以失败告终。列文正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民与农村宗法制社会的看法。
列文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他习惯于用批判的眼光评价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原则,探究人的生活中不可动摇的道德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他不畏上流社会的眼光,根据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生活。他对受资本主义侵袭下的俄国社会深感不满与不安,把建立宗法制社会作为解决矛盾的方法。他看到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幻想通过改革走出自己的路,以富裕代替贫穷,以厉害互相调和代替农民与地主间的相互敌

列夫托尔斯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872 KB
  • 时间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