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复习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P2)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P2)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理论语言学: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也称普通语言学。(P3)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与其他交际工具比较,其他有缺点。
为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P8)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
,人们可以借助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等,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
。
,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P20)
首先区别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
区别:语言是抽象的,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
言语是具体的,是说话者运用语言(规则系统)进行的交流行为。是人们说话的行为和所讲的话(包括写下的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言语=语言成分(被社会使用)+语余成分(未被社会承认)
这些都带有个人特点若被社会承认转化为语言成分。
(1)从运用角度来说,自由(言语)/不自由→有规则(语言)
(2)从语言学角度看,包含内容不同:
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 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语言是社会的,语言有共同性和社会性.
(4)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抽象)和言语(具体、个别)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行为发生必须有语言;而语言也必须存在于言语中。
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从学习语言来看,人们是在不断听他人的言语行为并将经验储存在脑中才掌握语言的。
从语言的演变来看,也是言语在起作用。
因此,研究语言要从言语入手→言语是补给手段,语言是材料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语言符号语音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P22)
:(P27)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提出的。
如何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汉语发音为“Shu”,英语为book。相反,相近的发音,不同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rise)
。创制符号时是任意的,进入交际后就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任意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
,其语音形式和意义范畴都在其所属的语言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这里就可以看出任意性也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上层是什么?(P29)
底层:音位:几十个,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若干级:语素----词—词组--句子,句子是符号的序列。
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接合部。
从低到高,数量不断翻番,靠的是一定的规则。
词组与句子如何区别:有音调。
:(P31)
组合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红花”,“花红”语素符号相同,但整个结构的意义不同,正由于成分的
语言学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