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教育系统从领导到教师,从高中到小学一直都在学习课程标准,并且按照上级的要求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和细化。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出效果呢?
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让每个老师们弄清四个概念:
1、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2、课程目标:
广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是我们对于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3、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4、解读和细化:
解读有三层含义:1、阅读解释:~信息编码;2、分析;研究:~人生,~史前文化。3、理解;体会:持不同观点的人对这项政策会有不同的~。
细化顾名思义就是再进一步的分解,达到具体性、情景性和可操作性。
依据上面四个概念,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课程目标,而不能笼统的说成解读细化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只能解读,无法细化,只有课程目标才能分学科、分学段、分年级、分单元甚至对某一章节或课时的目标进行细化。
搞清了这些概念,然后我们还要弄清二个关系:
1、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只是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部分。我们只有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到位了,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程目标。
2、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
阶段目标不能违背总目标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每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每个学段教材的特点。以此类推我们进行细化的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必须依据阶段目标制定,单元目标要依据年级的教学目标制定,章节目标要依据单元目标制定,每个课时的目标要依据章节的目标去制定。
我们理清了这些关系,就能够对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了。比如: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有10个方面,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依据总目标又分为四个学段目标,每个学段的目标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项内容,这些要求需要在九年的学习中去完成。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据学段目标细化到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如:我要细化语文第一学段的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就应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操作:
1、吃透语文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目标。(喜欢识字、认识汉字、掌握结构、养成写字好习惯、借助拼音识字等6个方面。)
2、了解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说明及教学建议。(本册安排了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要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
三年级语文课标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