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斤成风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zhuó,用斧砍) 。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庄子·徐无鬼》
看微雕需要放大镜
只有4厘米哟!
真的很小呀!
你看得清吗?
核舟记
魏学洢
。
,理解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
。
学习目标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人。《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本文的文体为记。文章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wǎng( )不因势象形
尝yí ( )余核舟一
楫( )
八分有奇( )
箬( )蓬
石青糁( )之
髯( )
壬戌( )
预习展示
rén xū
贻
rán
罔
sǎn
ruò
jī
jí
温馨提示
“留”“替”“换”“调”“补”
(1)“留”,如人名、地名等;
(2)“替”,可以把单音节词替换为双音节词;
(3)“换”,有些词的意义或用法已经发生变化
就要替换;
(4)“调”,就是调整语序;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内容。
自主学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疏通文意
无不、全都
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大概。
手艺奇妙精巧
叫
用
的
做,这里
指雕刻
甚至于
顺着、就着
模仿,这里指雕刻
赠
曾经
句尾语助词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甚至于鸟兽、树木山石(这一类东西),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的情景)。
桃花源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