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郭晓岩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标准及规定介绍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备监控设计
近十多年来,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特别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其涵盖的范围、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视、测量和控制,由于它具有节能、高效、降低运行费用和改善环境等重要功能,已经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先进高效、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及产品应满足建筑物内设备监控管理的功能要求,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的配置应满足具体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需求,采用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产品,并应充分考虑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以及根据实际需求适度考虑系统集成。
目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依据的主要标准及规范主要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1987)2001年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1993)、《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 6830-198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 2001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2000年版、《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 J79-1985)、《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 7427-1987)、《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3-1986)、《电磁兼容性标准》(IEC801)等。
现行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要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等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测量和记录,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进行监视、测量和记录,并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监视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以及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测量和记录,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等。
2005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在“采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部分专门列出“监测与控制”一节,并做了以下具体规定:
(1)集中采暖与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内容可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建筑功能、相关标淮、系统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间歇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宜设自动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