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矫正的完善
米恒莫英杰
摘要:当前中国特定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区矫正作为社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应当按照党中央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推动其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社区矫正创新社会管理
一、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于贫富差距增大以及人们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比以往明显增多,在某些地方甚至有激化的趋势,这些社会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及时化解有酝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危险;伴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人民参与公共事务谈论的热情日益高涨,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的诉求日益强烈,如何有效汇集民意,更大程度的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此外,微博以及进城农民工管理等一系列新兴媒体、新兴领域的出现,也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予以更好的回应。总之,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给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应对高发的社会矛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5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讨社会管理问题,坦承“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1]
二、社区矫正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社区矫正的定义
通过对矫正对象教育、改造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关系、消除潜在犯罪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稳定;通过充分重视和发挥社区的作用,可以有效培育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提高社会管理公众的参与度,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有效管理格局;通过社区矫正服务机能的有效发挥,可以消除矛盾隐患,促进社会稳定。
(一)社区矫正是社会秩序管理的重要内容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讲话中指出的,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体到社区矫正领域,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监管、教育和犯罪行为思想的矫正,属于社会秩序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社区矫正涉及社会管理的社会治安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犯罪控制及预防等方面的问题。[2]
社区矫正是公权力动用社会的力量,社会的力量
对社区服刑人员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