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鳞册――清代光绪地亩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鱼鳞册――清代光绪地亩册
(图一)
鱼鳞册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土地清丈法,始创于南宋,完备于明,沿续至清未。明、清两代均将田土以里为单位编制(以一百一十户为里,十户轮任为里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十户,甲首一),按地形分别载录土地形貌、各块所属主人、类别、田块四至等,因图所绘状似鱼鳞,故称鱼鳞册。据朝代清丈版本异同,有无图之分,亦称地亩册、丈量册、地籍册、弓口册、柳条册、流水图。
笔者藏有光绪年间山西省绛州清丈总局编造的西庄地亩册(图一),计一函十二册,册目按乾、坤、坎、离、巽、震、艮、兑排序,册首写有公直(曹朝栋、家致康、张遇武)工尺(家致亨、家必梁、曹玉茂)六人姓名。每册100页,蓝布皮封面线装。地亩册开本:半框21×18厘米,书页系白纸,雕版填写本,每张折成双面合2页,每页载3段。所有田地分类为山、井、平、坡,均依次挨工编段清丈,每段记载:所有者姓名、×工×段、田地类别、四至及面积、应征粮数。
例一:“东界圪塔子起,村东第一工第一段家尚儒北张里又一甲买得,平地长五十六步三尺,活八步三尺六寸,东至梁彩章,西至道,南至梁彩章,北至道,该地二亩五厘六毫,征粮一斗五升二合五勺五抄”。
例二:“村东第二工第五十一段曹得发北张里五甲买得,井地长五十四步五寸,活七步二尺五寸,东至曹域,西至道,南至家祥福,北至张午,该地一亩六分九厘,征粮一斗三升五合二勺。”(图二)
西庄清丈分作东界十工×段,西界九工×段,南界八工×段,北界十工×段。其具体所载内容及格式(见图二),其中,除姓名数字与工段号为手抄,均为雕版墨色印刷。每段上方钤有“官”“О”复核朱印。
清代山西省绛州直隶州(今新绛县)建置沿革,清初袭明制,称绛州,属平阳府(今临汾市)。
雍正二年闰四月已卯升为直隶州,析平阳府属之太平、襄陵、河津、稷山四县耒属。七年十二月壬寅析襄陵、太平二县还属于平阳府,析平阳府属之绛、闻喜二县,解州直隶州属之垣曲县一并耒属。
至清末,绛州直隶州领县五:河津、稷山、绛、闻喜、垣曲。西庄孰县待考。
绛州位居晋南,田地约占全省七分之一,井地占耕地约30%左右,是属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产粮较高的地区。
自清代康熙三年清丈至光绪年间,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鱼鳞册的记载已不能反映土地所有权的实际状况。因此,重新清丈地亩,填造鱼鳞册,归户办粮,增加国家赋税,就成了光绪清丈的出发点和归宿。
绛州清丈总局为使清丈顺利进行,制定了《绛州清丈地亩条约》(图三),下颁州属各县,使民通晓。并将《绛州清丈地亩条约》载于地亩册前页明示,其内容有十:
一、州属各村地亩自康熙三年编审以后,迄今近二百年,其中地数易主,粮亦屡次更名,以致图甲紊乱,不得不覆行清丈,兹以鱼鳞旧册为本各归各村,照旧册以寻地按地亩以科粮,其地主姓名悉以现在者为准,其典地未满年限未能过割者,仍以旧地主列名至地粮等则悉照旧册科算,如今昔情形不同,有向系水地今为旱地或向系旱地今为水地者,粘签呈核。
二、此次清丈仍分九局以城局为之总,该分局俟城局发到册籍,先将所管各村头绪、公直人等唤集局内,令各择通晓书算者二三人、工尺二三人领册清丈,各用各村旧尺随丈随填,大村限六十日、中村限四十日、小村限二十日一律办成,仍由该管分局收齐送交总局核办。
三、各村地亩不尽为本村人所有,有地在此村而地主在彼村者,各该局须先告

鱼鳞册――清代光绪地亩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