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改良屈肌腱转位重建伸指伸腕功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改良屈肌腱转位重建伸指伸腕功能
作者:彭云川,雷明全,梁晖,黄海东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屈肌腱转位手术治疗伸指、伸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将尺侧屈腕肌腱、掌长肌腱游离后从前臂尺桡骨骨间隙穿过与腕背侧伸拇、伸指总肌腱吻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优2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尺侧屈腕肌腱、掌长肌腱穿过尺桡骨骨间隙修复腕背侧伸拇、伸指总肌腱功能障碍手术方法在临床上是可靠的。
【关键词】改良;屈肌腱转位;伸指伸腕功能重建
伸指伸腕功能障碍多由桡神经损伤引起,患者手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恢复手部的功能多采用屈肌腱转位手术来重建伸指伸腕功能[1]。传统的屈肌腱转位手术是采取皮下隧道进行伸指伸腕功能重建,以达到恢复手部的功能。我院从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伸指伸腕功能障碍患者42例,我们采用改良式屈肌腱转位手术修复患肢伸指、伸腕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9~4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4例,肱骨骨折4例,挤压伤1例,医源性损伤3例。损伤部位:左侧29例,右侧13例。其中主干损伤18例,桡神经深支损伤24例。肌腱转位手术距神经损伤时间为6个月~3年。功能检查:30例为垂指垂腕畸形,虎口区感觉明显障碍,伸腕、伸指及伸拇肌力为0级。16例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肌肉萎缩。
手术方法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上臂上气囊止血带(35~40 KP),首先取前臂中段桡背侧做纵向切口,分离旋前圆肌并在桡骨止点处沿骨膜切下,适当游离后纵卷缝合成腱束。再在腕横纹尺侧做长5 cm横切口,仔细找出尺侧屈腕肌腱,确定并在止点处切断,然后在前臂中下段做小横切口,将尺侧屈腕肌腱从该切口内抽出。同时在腕部切口内找出掌长肌腱并于止点切断,于前臂中下段同一切口内抽出。此时动力肌腱已准备就绪。再在腕背侧做“S”形切口,仔细分离出拇长伸肌腱和桡侧伸腕长肌腱,分别在其腱移行部切断,同时分离出伸指总肌腱,并用橡皮条做好标记。根据游离出的尺侧屈腕肌腱和掌长肌腱转位重建伸指功能的肌腱走向确定力线方向,再在尺桡骨骨间隙做隧道。手术将已分离的尺侧屈腕肌腱、掌长肌腱均从尺桡骨骨间隙隧道穿过并引至腕背侧切口,切开骨间膜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小心分离骨间膜,避免损伤骨间膜血管。将旋前圆肌插入桡侧腕长伸肌腱内,尺侧腕屈肌腱插入指总伸肌腱内并反折,掌长肌腱插入拇长伸肌腱内,在腕背伸35°~40°掌指关节伸直,拇指伸直外展的位置时拉紧肌腱,同时调节好肌腱的张力和检查屈肌腱在骨间隙的滑动是否良好。直视下确认满意后将上述对应的肌腱牢固缝合。关闭切口,患肢用石膏托外固定。术后常规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5~7天,以防止伤口感染,5天开始患肢康复训练4~5周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8个月,按照陈德松制订的桡神经损伤后肌腱转位手术疗效判定标准[2]:优29例(手部伸指、伸腕功能回复正常),良5例(手部功能恢复基本满意,但伸指伸腕力量欠佳),可2例(

改良屈肌腱转位重建伸指伸腕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