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院哲学
马哲专业
朱琳静
1200006
早期经院哲学
公元455年,西欧历史进入了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这一概念专指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特征。
经院哲学:
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想”。其特定含义是,在公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经院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一是以“经院”为生存环境。
二是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介绍
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著作:《论语法》
《独白》
《论自由选择》
《论魔鬼的堕落》
《上帝为何化为人》
最后一名教父
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安瑟尔谟(1033——1109)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信仰高于理性)
“不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是傲慢,有了信仰之后不再诉诸理性是疏忽。两种错误都要加以避免。”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本体论证明”,其实就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
۞安瑟尔谟对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段推理:
۞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正因为无与伦比地完满),所以,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世纪上存在(否则它就不是无与伦比地完满了),因此上帝存在。
罗色林: 极端唯名论的代表。
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次交锋。争论焦点是共相是否具有实在性。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罗色林(1050——1125)
(五)对高尼罗的反驳
高尼罗对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反驳:
首先,他说,理解一样东西和承认它的存在是两码事;
其次,观念内容的完满性并不包含实际存在。
(五)对高尼罗的反驳
高尼罗举例说:有一个传说的海岛——迷失岛,这个海岛据说是所有岛屿中“最完美”的海岛,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是我们心中的“最完美的”海岛就必然推出它是真实存在的。
(六)安瑟尔谟的回答
其回答是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
安瑟尔谟本体论证明在中世纪神学的意义在于:
它们构成了从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向经院哲学的理性神学过渡的重要中介。
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