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
袁守启
劳动就业是否充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预测未来20年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前景,进一步提出今后的就业战略和政策建议,这是人们所关心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预测
中国面临的劳动力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工业化进程和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因而,我们预测到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也就相应地从这3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考察。
造成中国未来20年劳动力急速增长的首要来源是由人口——劳动力成长周期引起的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即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中国通常使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因而依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199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资料, 可以分别预测出未来20年每年的劳动力资源数。,占总人口预测值()%;,占总人口预测值( 亿人)%;, 占总人口预测值()%。
可以看出,2020年劳动力供给比2010年减少619万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再加上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所以劳动力的供给将出现下降的趋势。
但在未来的5—10年中, 中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仍将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因为60—7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时期的新生人群已进入婚育高峰期,9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不再会有明显下降,这又会对21世纪初期产生强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即使按照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大约再需要10—20年时间,中国的社会就业矛盾才可能缓和。
农业剩余劳动力究竟有多少?这可以用两种指标来衡量:一种从微观入手,用平均每个劳动力可经营的耕地面积来衡量;另一种从宏观入手,用农业劳动力在全国从业人员总量中的比重变化来确定。据此,大致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判断。
, 但中,大体上介于印尼和韩国之间,换句话说,—10. 2 亩土地, 这就意示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9000万至2亿人之间,取中值,。
另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25%。这是争取目标,在此期间剩余劳动力还只是在相当程度上处于潜伏状态。但即使如此,也不考虑农业劳动力增减的因素,。
现有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冗员比重究竟有多少?众说不一。根据国家科委从1985年起对全国上千个国营企业的抽样调查,,%;—,仅占原先制度工时的40—60%,占5 日制制度工时的48—72%。如果按现有生产管理水平下的有效工时来衡量,那么无效劳动至少
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