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职业概述
第二节就业形式与心理辅导
第三节个人职业发展
第十一章就业心理指导
1、能够理解职业的含义与分类。
2、能够理解职业素质特征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3、举例说明不同职业类型对职业素质要求的共性与个性。
4、能够理解八种职业素质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5、认识与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和政策。
6、面对就业市场和形式,能够说明大学生应具有的心理准备。
7、知道面试的技巧和注意的问题。
8、能够理解职业规划的含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份详细规划。
9、能够理解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及过程。
10、能掌握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教学目的、要求:
1、职业的含义与分类。
2、职业素质特征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3、不同职业类型对职业素质要求的共性与个性。
4、八种职业素质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5、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和政策。
6、面对就业市场和形式,大学生应具有的心理准备。
7、面试的技巧和注意的问题。
8、职业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详细规划。
9、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及过程。
10、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专题一: 你准备好了吗?
--------职业概述
第一产业: 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二产业: 工业、交通业
第三产业: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
(一)、从行业上划分
一、职业的类型
1、技师及相关支持职业;
2、专业人才;
3、服务性职业;
4、行政管理类职业;
5、市场与营销类职业;
6、运输及运送类职业;
7、安装及维修类职业
8、行政管理支持与文书类职业;
9、熟练工人类职业;
10、生产类职业
(二)、从工作特点上划分
(三)、按职业横向分类
(四)、按经费来源分类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二、职业工作分析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是劳动者足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
职业特点是:
(一)、同一性
(二)、差异性
(三)、层次性
(四)、时代性
三、职业素质特征
(一)、知识、文化素质
1、扎实的基础知识;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有一定的其它知识技能;
(二)、语言素质
(三)、网络技术素质
(四)、创新素质
四、能力导向的职业素质评价
(一)、适应社会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
(三)、组织管理能力
(四)、表达能力
(五)、动手能力
(六)、开拓创新能力
(七)、竞争能力
(八)、决策能力
专题二: 我的明天在哪里?
----就业形式与心理指导
一、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式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的变迁
1、招生与毕业分配就业制度的回顾;
2、”招生并轨”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3、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心理效应
当前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