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京剧
一、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所以称为“京剧”,它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从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算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2、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艺术:
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3、代表人物:
①早期,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②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名旦简介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抗金兵》《孽海波澜》《邓霞姑》
程砚秋:(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程派”。代表作品《窦娥冤》《锁麟囊》《荒山泪》《青霜剑》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899—1976) :他的唱腔奔放挺拔、表演刚健婀娜,世称“尚派”。代表作品《昭君出赛》《二进宫》《祭塔》大多表演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899—1968) :唱腔低回婉转,做工细腻活泼,善塑造天真烂漫,性情温柔的妇女形象,世称”荀派“。代表作品《玉堂春》《花田错》《红娘》擅长表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形象。
二、京剧唱腔和板式
1、唱腔: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
(1)二黄特点: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2)西皮特点:旋律起伏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朗、活泼适合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
(3)南梆子:属于西皮类的唱腔。擅长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4)四平调:唱腔、伴奏与二黄相近,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懑的情绪。《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出转腾》)。
国之瑰宝——京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