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
(1)有外伤史。
(2)多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
(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瘀斑,膝关节不能伸直。有移位者可在髌骨骨面摸到裂隙。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伤后膝关节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
(3)局部检查常能触摸到骨折凹陷区,伸膝功能丧失。
(4)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1)横形骨折:骨折片有移位,还可伴有关节囊和髌骨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横向撕裂。
(2)粉碎性骨折:通常骨折移位较少,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也较少,但髌骨的关节面和股骨髁常有严重损伤。
(3)纵形骨折:少数髌骨骨折线呈纵形走向或呈边缘型骨折,膝关节轴位片可明确诊断。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中期:气血亏虚,血脉不通,筋骨不健
后期:肝肾不足,筋骨萎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及固定
复位时膝关节应取伸直位或微屈呈20°-30°(中定位为0°)。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一手拇指及食、中指捏挤近端上缘的内外两角向下推挤,使骨折断端接近。
整复后,骨折远、近端对位良好,即可用“抱膝圈”固定。患肢用石膏或夹板固定于伸直位。X线透视检查,若有残余的前后移位,手指触摸不平时,以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手拇、食指挤按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使之对齐,最后将骨折远近端挤紧。
术后抬高患肢,注意观察固定的松紧度,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准,注意有无腓总神经压迫情况,最初1周内应透视,如有移位,需及时矫正。
(二)中药治疗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治法:养血通络,接骨续筋
方药:和营止痛汤加减
赤芍、归尾、川芎、苏木、陈皮、乳香、桃仁、续断、乌药、没药、木通、甘草。
治法:补益肝肾,疏通经络
方药:壮筋养血汤。
白芍、当归、川芎、川断、红花、生地、牛膝、牡丹皮、杜仲。
(三)配合选择使用中成药
如:活血止痛胶囊、参三七伤药片、舒血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
(四)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恢复伸膝装置连续和完整,膝关节和股四头肌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手术应尽早进行,方式主要有:
(1)切开复位髌骨周围缝合固定或闭合复位经皮髌骨周围缝合;
(2)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内固定方法有:①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②钢丝或螺钉内固定;③形状记忆骑缝钉或抓髌器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髌骨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横向撕裂。
(3)髌骨部分切除,适合于髌骨下极或上极骨折,切除不侵犯关节面的骨折片,将骨断端与髌韧带近端或股四头肌远端缝合。
(4)髌骨全切除,适合于年龄偏大、严重粉碎性骨折。髌骨切除,将明显影响伸膝功能,故应慎重考虑。
(五)护理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顾虑多,对预后缺乏信心,对
髌骨骨折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