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职业道德
摘要
目前,会计信息对国家的发展、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会计信息市场十分混乱,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让使用者雾里看花,严重影响着我国市场的经济秩序。究其根本,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目的是唤醒社会来关注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并对重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应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法律和保障体制,采取自我修养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行业自律与舆论监督、政府监管相结合,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局面。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失范原因加强建设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要求更高。
会计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具体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廉洁自律”指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清正,廉洁,不贪,不占,严格约束自己,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即会计信息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用作弊。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特别是不能盲从领导,唯领导意图是从;“提高技能”要求的会计人员不断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参与管理”简单的说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态度好、质量高,就能提高会计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
法律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而道德一般不具有强制性。但在我国,为了强化道德的调整职能,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许多内容都被纳入了会计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作出了规定。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也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
.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的社会公众利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2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会计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坚持原则、参与管理。但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出现严重的滑坡,主要表现在:
,缺乏敬业精神。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很多人认为会计
大三学年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