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与犹太教育
张和声
犹太民族又被称为“书的民族”,这里所谓的“书”,实际就是指希引自莱文经卷,其中
最重要的“经书”莫过于《托拉》。千百年来,犹太人一直视《托拉》为“经典中的经典”。
托拉Torah广义泛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即上帝启示给人类的教导或指引。
狭义常指《旧约》的首五卷,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
《利末记》、《民数记》与《申命记》。但犹太人不用“旧约”一词,因为《旧约》是相对
《新约》而言的,而后者为基督教文献。诵读律法是犹太教礼拜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托拉
也指全部希伯莱圣经。有时也包括口传立法和成文立法。有人认为众拉比对口传律法与成文
律法的评注与解释元非是口头圣传的沿伸,因此"托拉"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大而包含全部犹
太律法、习俗及礼仪。
作为一部古书,《托拉》是犹太人民心灵的反映,智慧的结晶。
正统的犹太教一向认为《托拉》是“上帝的立言”,是上帝授于摩西的圣书。尽管有些人
承:认这本神圣的经书因代代传抄,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们坚信《托拉》出自神之
手,而非人之手,原教旨信徒坚持上帝之言句句是真理,不可增一字,不可减一字,如果现代科
学知识与之有矛盾,那么不是科学出错,便是人们的理解有误。
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帝虽非如原教旨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托拉》的作者,但这部书毕竟
是人类对上帝的理解和体验。千百年来,这种理解和体验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
变迁。最初的经文是口耳相传,经过许多代后才写定成文,最终的文本反映了犹太人先祖对上
帝和人类的看法,而且可以看出其信仰发展变化的痕迹,由此可见,《托拉》并非出自上帝之手,
而是出自先民之手,它带有犹太先祖的印记,记录了以色列先民对上帝独特的感受。《托拉》
是人们企望记载人与上帝相遇时那非凡的一刻。他们由此推论,尽管《托拉"的作者是人而不
是神,人们却可以凭此听到上帝的声音。[1]
二千五百多年来,《托拉》一直是犹太人生活的精神基石,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也
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曾经并仍然在世界上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西方人之所以为当今之西方人,
部分原因在于《托拉》所育和所欲言,在于人们信仰《托拉》曾所言和所欲言。
一
《托拉》通常指成文的摩西五书,但抽象的经文要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就往往要对原
本加以阐述说明。以《托拉》为生活准则的人要求对经文有更精确的定义。如《托拉》规定安
息日不准工作,所谓的工作究竟指什么?何种活动是允许进行的呢?《托拉》谈到了离婚,[2]没有
详述离婚的依据。在诸如订婚、房产等具体事务上《托拉》均未提供详尽的答案。
口述《托拉》也就由此而产生了。口述的依据大多是传统的习俗和以往的惯例。而每当产
生新的情况,亟需用经文来解释新的情况时,口述《托拉》的资料就会迅速增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口述《托拉》不能形诸文字,因为人们认为那不是摩西遵上帝的旨意
所作的。只是到后来,才有人将这些口述的材料编纂成文,口述的材料被编成口述律法《密西拿》
和后来的《塔木德》。这时,人们又转而认为,摩西之所以在西奈山呆了四十个昼夜,就是为了
学习这些口述律法。
口述《托拉》的传授者主要是俗人,而非教士。这些人就是所谓的
托拉与犹太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