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呈现的特点及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和目标;对策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区食用菌种植品种主要以平菇、双孢菇为主,附带种植少量的香菇、金针菇、鸡腿菇、全区生产平菇约500多万袋,年产量750万公斤,年产值2250万元;生产双孢菇40万平方米,年产量400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生产香菇8万袋、全区食用菌生产乡镇有30个、全区生产食用菌菌种的单位和个人有5家,年产各类菌种100万瓶、规模化优势初步形成: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食用菌生产已整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规模、有组织的稳定生产、资源优势凸显:双孢菇生产逐步向水资源缺乏,蔬菜生产比较弱势的沿山冷凉灌区集中、经济效益明显:按50米长的棚计算,种菇每户平均纯收入6000-8000元,效益十分显著、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随着双孢菇生产的扩大和产地规模形成、资金严重不足、生产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为食用菌产业提供组织保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强化市场监管,严把菌种质量,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强化技术培训,健全服务网络,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扶持龙头企业,规范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随着日光温室由川区向沿山区的扩展,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沿山冷凉灌区定位为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各乡镇采取措施,加大了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力度,使双孢菇生产在近3年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向沿山冷凉灌区集中,产品远销香港、新疆、西宁、兰州、金昌等地市,已成为我区特别是沿山冷凉灌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增加农民的主要优势产业之一。
1、种植品种
全区食用菌种植品种主要以平菇、双孢菇为主,附带种植少量的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
2、种植规模
全区生产平菇约500多万袋,年产量750万公斤,年产值2250万元;生产双孢菇40万平方米,年产量400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生产香菇8万袋。
3、种植区域
全区食用菌生产乡镇有30个,其中平菇生产规模较大的乡镇有清水、武南、高坝、大柳、羊下坝、中坝、金沙、金塔等;双孢菇生产规模较大的乡镇有永丰镇、金山乡、谢河镇、河东乡、新华乡、松树乡、丰乐镇、五和乡、西营镇9个。
4、菌种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
全区生产食用菌菌种的单位和个人有5家,年产各类菌种100万瓶。菇品营销企业和个人有10多家,日购销菇品3—4吨,除供应本地市场,主要销往新疆、内蒙、浙江、河南、西宁等外省市场和省内的兰州、金昌、酒泉等城市。
二、呈现的特点及优势
1、规模化优势初步形成: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食用菌生产已整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规模、有组织的稳定生产,初步形成了以武南、大柳、金塔、柏树、清水、永昌等乡镇为重点的平菇生产基地,以谢河、清水、丰乐、金山、清源等乡镇为主的双孢菇生产基地。
2、资源优势凸显:双孢菇生产逐步向水资源缺乏,蔬菜生产比较弱势的沿山冷凉灌区集中,出现了谢河、丰乐、新华、金山等为代表的生产专业乡镇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