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第一节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第二节外汇管制
第三节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第四节我国的外汇管理
Chapter 3
第三节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一、货币局制度The 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简称CBA。
(一)货币局制度
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货币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是一种随时准备以一个固定汇率将本国发行的纸币或硬币兑换成外汇储备的货币制度。
(二)货币局的典型特点—最为坚硬的钉住汇率制度
简史:最早产生—毛里求斯 1913年,西非货币局成立标志货币局成熟,以后分别为60s --38个,70s-- 20个,80s --9个,90s-- 14个国家
目前,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中国香港特区、阿根廷、波黑、文莱、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吉布提。
货币局主要内容
第一,汇率钉住某一基准货币(锚币)。
第二,两种货币自由兑换。
第三,以法律使其制度化。
(二)货币局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
国际贸易效应—小型开放,依附性强主要特征汇率稳定有利出口进口成本核算准确
国际储备效应—100%的储备担保透明性可信性主要特征对本币有信心机会成本高对本币供给压力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主要特征1. 贸易伙伴国。2. 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本国经济受制于钉住国经济政策难以独立 3. 通货膨胀被传导到本国。
国际经济关系效应—套算汇率联动机制
主要特征汇率趋势与波幅一致,但可能信号扭曲
(三)与一般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区别
足额储备。
货币当局不能向政府提供融资。
(四)货币局制度缺陷—缺乏弹性
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政府不能根据国家经济内部的需要通过过汇率调整对外因素来影响经济。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概念: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美元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香港银行机构:金融监管局发钞行持牌银行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反过来,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
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其两个基本要点。
背景
自1935年以来,香港共实行过六种汇率制度,每次变动的原因都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关。
但联系汇率制的实施,却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及经济原因。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开始谈判。但谈判进展缓慢,谣言四起,人心浮动,房地产市场崩溃,港元不断贬值。
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汇市场上暴跌,对美元汇价逼近1:10,。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不得不放弃其完全不干预货币市场的原则,转而接受经济学家格林伍德的建议--建立一个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
实践检验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迅速地稳定了香港货币。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战。经历:
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
1990年的海湾战争
1991年国际商业银行倒闭
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
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
香港经济与金融特点
经济
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香港经济运行良好,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金融
港币信誉卓著,坚挺稳定。
香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而具有特色的、基本上适应金融业运作与发展的货币金融管理体系和制度。这套体系和制度对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九七”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货币金融制度。
香港特区货币局制度特征
锚币—美元;
本币可自由兑换,无任何外汇管制;
在固定汇率下,本币发行量与外汇储备量严格对应;
没有中央银行,无独立货币政策。
与正规货币局的区别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