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①时代原因,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22. 中国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列了“时序”篇,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3.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24. 文学定义的五个主要命题:①文化形态;②审美意识形态;③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④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⑤一种语言艺术。
25. 文学的文化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提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②叩问人的生存意义;③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④憧憬人类的未来;⑤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26. 文学的文化意义分为:①品质阅读,②价值阅读。
27. “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
“价值阅读”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29.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义形态。
30. 文学与社会关系:①文学源于社会生活;②文学改造社会生活。
31. 什么是审美: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
32. 审美的特点:①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②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33. 审美实现是如下三个层面的协同合作:
论货币局 美元化和货币替代的制度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