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节比较利益理论的拓展
回目录
2
回本章
一、亚当·斯密的经典数例
二、机会成本与分工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用一个具体数例说明了绝对优势理论。他假定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布和酒,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劳动不可跨国流动,但在一国国内可以跨部门流动;产品可以跨国流动;同种产品和同种要素完全无差异;不考虑交通运输费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易费用;此外,还要假定经济是完全就业的,并且生产的机会成本始终保持不变;不考虑需求因素,或假定需求弹性无限大。
一、亚当·斯密的经典数例
4
表2-1
国家
酒(单位)
劳动力(人/年)
布(单位)
劳动力(人/年)
分工前
英国
葡萄牙
1
1
120
80
1
1
70
110
分工后
英国
葡萄牙
190
190
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分别生产酒和布的情况
分工后,全世界酒和布的产量都增加了。
5
国家
酒(单)
布(单位)
英国
1
葡萄牙
1
表2-2
分工后,酒与布进行交换的结果(按1:1比例交换)
可见,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交换,两个也提高了。
说明:
①斯密的分工原则:取优去劣,择优生产。
②分工的程度:完全的国际分工。
?
6
?
●在本例中,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须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一单位劳动用于生产酒的机会成本是这一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布所能带来的布的产量或价值;反过来,一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布的机会成本是这一单位劳动用于生产酒所能带来的酒的产量或价值。这表明,可以用单位劳动产出量(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与分工
7
酒(单位)
布(单位)
英国
1/120
1/70
葡萄牙
1/80
1/110
表2-3
两国各自生产酒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和机会成本
在英国(以英国为例):
单位劳动用于生产酒的机会成本是1/70单位的布。
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布的机会成本是1/120单位的酒。
按贸易比价布:酒=1:1衡量,
1/70单位布的价值>1/120单位酒的价值
所以英国应分工生产布,放弃酒的生产。
8
英国专门生产布,并在国际市场上以布易酒,能够获得额外的好处,即贸易利得。
贸易利得=贸易收益-机会成本
据上式可以计算英国单位劳动产出用于出口的贸易利得:
1/70-1/120=1/168(单位的酒)
计算表明,英国只要增加出口布,总能得到好处。所以英国将扩大布的生产,同时减少酒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不断从酒的生产部门向布的生产部门转移,直到实现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布。
请大家自己计算葡萄牙为什么分工生产酒。
9
总结:
①一国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是那种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所以,择优生产其实就是选择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
②在本例中,机会成本和贸易比价(贸易收益)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要贸易收益大于机会成本,分工就会持续下去,最终实现完全分工。
③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基础之上的。涉及:没有差异产品;没有规模经济;没有垄断;所有人都是现成价格的接受者,不管生产多少,按现价总能卖掉;……
至下节
10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